《人生從解決問題開始》ISBN:9789865896034
一篇篇單獨又相關,一口氣就看完的一本書。說自己不少觀點跟作者類似,似乎有點矯情。也因為從他的部落格可以看到很多他的文章,似乎就不必要摘錄幾個段落,讓沒看過書的人看看。
一個人,獨處玩耍的時間,和父母在一起的時光,不是下課去補習花了那麼多錢可以換到的。責罵外人怪東怪西的時候,想想自己做了什麼,能做什麼。

Part1
內向的孩子:可以搭配這本書《安靜,就是力量:內向者如何發揮積極的力量!》http://tamacat.pixnet.net/blog/post/31598473 一起看。凡事有利有弊,內向一定有自己特殊的那一面,只是社會好容易鼓勵外向。
旅行的意義:很幸運的,爹娘也是會帶著我們出門玩。貓媽規定我們一定要參加學校的大小旅行,不可以不去。不過嘛,常常搭車時還是會看書或是玩網路,明明就知道對眼睛不好。
Part2
排隊的心理學:排隊遇到明明先來卻比晚來的等很久,是很容易遇到的小事件。但什麼都拿號碼牌並不可能,也太浪費紙張。附帶一提,叫號的機器怎麼都是一樣的聲音,我明明是去好好吃飯的,卻好像去醫院看病哪。這一方面也是因為,一般來說,去醫院看並沒有什麼特別想要回想的經驗啦,雖然我平常在馬偕看不覺得很糟。但那叫號機真是一模一樣,為何沒有其他款語音可以選嗎?
Part3
午餐的藝術:自從自己準備保鮮盒去自助餐買午餐,在公司吃午餐不再那麼抗拒。學著鋪上餐巾,利用長輩好好保存的手帕們,泡一杯茶帶著,可以自己慢慢吃,很幸運呢。只不過,因為比較花時間,要拍照又要整理桌面,很怕耽誤同事,這一年來幾乎都自己用餐囉。
偶爾下大雨,請同事幫忙訂便當,但這樣想的人也很多,那飯菜悶好久,就沒那麼好吃,糟蹋了食材。想想,大雨時若有穿雨鞋,其實也是另一番風情。就像有些小孩會穿著雨鞋玩水,現在偶爾我也會。反正穿著雨鞋嘛,不會感冒,別在意。
昨天看了一本在東京到處野餐的書,雖然那對一般上班族來講好像太悠閒?

Part4
那些松鼠與壁虎教我的事:講到壁虎,想到一位朋友,會幫受傷的小壁虎塗藥,餵壁虎吃東西。
Part5
在轉寄之前……:這個我真的真的很不習慣,以前偶爾會留言說一下正確來源,現在常常也懶惰了,就眼不見為淨。轉寄的內容明明就是錯的,明明就是轉了不知道幾手的,擺明是在衝流量的,為什麼還是要轉?或者像是那種捐物資的,要說立意良善,但常常其實都過期了,反而讓受贈單位很困擾。
別忘了,盡量淺顯易懂:據說,好的電影其實不會突然天外飛來一筆,而是在前面就開始鋪陳。
Part9
城市裡的小旅行:如果常有好奇心,不管是都市或鄉下,很容易遇到驚喜。像現在我在FB放的「不假外求」系列,想要提醒同事們,公司內其實有很多景致,偶爾可以欣賞一下。同事們通常太忙於工作,沒空抬頭或停留。最常忽略的景色,就是身邊的人事物。就像親近的家人,常常被遺忘。

作者在他自己網站對他自己書的介紹:
http://taiwan.chtsai.org/2012/11/13/rensheng_cong_jiejue_wenti_kaishi/